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是新冠抗原自測產品,雖然不能完全替代核酸檢測,但是作為補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篩查,而使用后的試劑盒可能攜帶病毒,我院針對此研發出了存放裝置,有效消除病毒傳播風險。7月5日,《泉州晚報》對我院“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存放裝置”進行了宣傳報道,現將有關報道轉發如下:
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病例“早發現”能力。然而,使用后的試劑盒具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那么如何消除這種風險?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成功研發出的全國首套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存放裝置,就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日前,記者來到該研究院實驗室,只見一張桌子上放著一個如抽屜般大小的盒子裝置,技術人員正將一個個抗原檢測試劑盒從側面小通道放入盒內,完成殺毒后只需轉動下拉栓,試劑盒就掉落到回收袋,整個過程10多分鐘。研究院技術總監梁培棟介紹,“這套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存放裝置分兩個倉位,包括抗原試劑盒放置位和垃圾回收位,重量只有1斤多,體積僅0.009立方米,非常便于攜帶,適合于家庭成員集體自測、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和綜合醫院發熱門診等場所進行病毒抗原檢測。”
梁培棟說,該裝置輔助設備為負壓裝置、紫外燈等,其中通過紫外燈可完成設備內腔使用前的整體消毒,真空泵則保證設備處于負壓狀態,使設備在運行中不會污染到周邊環境,“類似空氣凈化器的工作原理。”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成立。成立六年來,研究院已形成智能物流、三維視覺、工業檢測、軌道行業智能、智慧檔案館、AGV、服務型機器人、電力行業運維、警用機器人等九大系列產品研發體系,完成51項新產品研發,服務企事業單位350余家,達成直接落地合同近1億元,間接落地合同逾2億元,入選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