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牽線搭橋,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日前,“提質增效,產研融合促發展”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辦。該活動由市工信局指導,泉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和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哈工大工研院)聯合主辦,通過專家進企業“診斷”技術難題、科技成果推介、產研成果對接等活動方式,推動智能裝備研發與應用,為我市工程機械行業升級和經濟健康發展安上新引擎。
一線“問診把脈”
搬開生產制造技術“絆腳石”
深入一線,破解生產制造技術難題,推動企業提質增效。智能制造專家服務進企業是此次活動的重要一環。
日前,由市工信局牽頭,哈工大工研院聯合泉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深入走訪福建力霸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晉江市前程鑄造工業有限公司、晉江盛工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在走訪企業工廠后,就企業提出的技術難題舉行了專家與企業家、技術人員面對面座談會,合力探討解決方法。
比如,晉江市前程鑄造工業有限公司提出如何更好避免鑄件出現針眼、氣孔、疏松等問題,福建力霸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提出了施工升降梯的結構優化、輕量化優化設計及車間噪音控制等技術難題,晉江盛工機械有限公司提出了“電子圍欄”系統的技術“困擾”等。針對企業提出的眾多技術“難點”,哈工大工研院技術骨干團隊一一給予了相應的意見建議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企業提出技術難題,專家“問診把脈”并現場提出解決方案的方式,對助力企業移除生產研發過程中的技術“絆腳石”具有極大的推動力。
據悉,接下來,泉州工程機械協會與哈工大工研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常態化開展技術專家、教授進企業現場答疑解惑、解決技術難題,為泉州裝備制造行業轉型升級“添磚加瓦”。
技術成果對接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
作為此次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場科技成果推介會在哈工大工研院展開,通過技術成果展示、企業技術應用對接,為產研融合、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奠定了基礎。
活動現場,哈工大工研院技術副總監、機器人技術部部長霍光磊為到場的企業家展示了一系列技術研究成果,如智能防疫消毒噴霧機器人、智能輪椅代步機器人等公共服務機器人,變電站巡檢機器人、電位智能修補機器人等智能運維機器人,物流收件系統、快速批量掃碼設備等智慧物流……
霍光磊告訴記者,通過舉辦科技成果對接會,將企業“請進來”,傾聽企業一線的需求及建議,可以進一步拓寬研發視野,讓研發成果更貼合市場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通過加快產學研合作,助推泉州企業轉型升級,為泉州打造智造強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我們已經與泉州一些企業達成了技術對接與合作,涉及體育器材行業、醫療行業、機器人行業、消防行業等。”霍光磊說。
“我們是工程機械四輪一帶企業,以履帶式底盤總成及配件為主營產品。”泉州市盛德機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火炎告訴記者,這次推介對接會就是針對工程機械企業的,讓他們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智能裝備在工程機械領域有哪些融合的可能,“我們的產品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的,而客戶需求是多元化的。剛剛聽了推介,對履帶式巡檢機器人有很大的興趣,后續將針對該類技術成果深入對接,通過技術提升產品研發,提高產品品質,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安塔(福建)機械設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計劃透露,前期已經與哈工大工研院對接,在數字化、信息化等軟件方面深入交流并達成合作意向。“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企業必須通過轉型升級來應對挑戰,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投入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助推器’。今年以來,泉州推出了一系列助力企業紓困、推動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提振了信心。”(來源:泉州晚報)
(視頻來源:泉州電視臺)